Story | 23 9月, 2016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研讨会在夏威夷举办

9月5日,夏威夷檀香山——“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国家决策和核算体系”研讨会在 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举办。研讨会由IUCN中国代表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及国家林业局主办。研讨会邀请到中外多机构著名专家,并发布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案例研究英文报告》。

GEP核算技术组组长、IUCN驻华代表朱春全博士对参会者予以了欢迎,并指出:“当前世界上缺乏一种能与GDP对应的衡量自然状况的指标,而只关注经济效益已经大范围的严重的损害者我们的自然环境,GEP便是出于这个考虑而建立。”

随后,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Robert Costanza教授介绍了全球生态系统核算的主要进展。他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帮助人类更全面、更平衡的理解支撑人类收益、以及支撑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收益的资产。”

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戴广翠巡视员就中国自然资源核算理论与应用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森林资源的核算。她表示:“2013年中国的森林总面积约为3100万公顷,价值7.6万亿元,而2013年森林提供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约为12.6万亿元。”

GEP核算技术组组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欧阳志云教授在研讨会上就GEP的研究背景与核算方法进行了介绍:“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和享受的福利,例如食物、水、能源、防灾、固碳、清洁用水、休憩等。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 GEP)是一个区域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该区域既可以是行政单元,例如国家、省、市或县;也可以是如流域等自然地理单元。”

朱春全博士在研讨会上发布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案例研究英文报告》。朱春全博士感谢所有参与编写该报告的人的辛勤付出,并期望:“这个报告不仅仅能推进GEP项目,也能为世界的生态系统核算进程做出贡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周晋峰秘书长、欧阳志云教授、鹿蓠工社刘保党董事长共同参与了发布仪式。

专家讨论环节由IUCN全球生态系统管理项目主任Edmund Barrow博士主持,专家组由周晋峰秘书长、TEEB农业和食物研究负责人Alexander Müller博士、自然资本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保护科学家Derric Pennington博士、前IUCN副总干事William Jackson博士、以及德国技术合作组织顾问Alejandro von Bertrab博士组成。专家们就GEP等生态系统核算指标体系的潜力及所面临的问题各抒己见。周晋峰秘书长表示:“在中国做GEP绝非易事,地方政府更注重GDP为GEP的推行造成了阻碍。”Müller博士认为:“GDP是一个不完整的体系,它严重的误导并低估了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必须在系统中增加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GEP让我看到了中国这个世界经济强国已经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了。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在向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GDP发起挑战。”Bertrab博士指出:“GEP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工具,让我们可以将生态系统服务与其他措施进行对比。而在核算生态系统服务时,我们必须要准确把握分布,例如谁可以获得资源,而谁又将资源转换为自然资本。”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讨会,讨论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IUCN主席章新胜在结束语中说道,“四五年前生态系统服务这个词并不为公众所知,而现在许多国际报告中都已使用了它。我认为GEP是一个标志,是一个品牌,它易于理解和传播,也更容易被决策者接受,决策者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袖、国际组织和民间组织领导人、记者编导和学者。我相信通过GEP,我们可以将这个处在临界点的地球变成转折点。”

作为一种全新的衡量生态良好的核算体系,GEP核算是为了评估生态系统功能状况与生态效益,分析评价生态保护成效,以及区域之间的生态关联,还可为评估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科学基础。

IUCN将继续在内蒙古兴安盟、吉林省通化市、贵州省习水县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展GEP研究工作,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成果推广到其它地区甚至其它国家,探讨建立和实施GEP核算体系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同时积极推动GEP成为世界上衡量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指标之一。